登入選單
返回資源
上帝的粒子. 希格斯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/ 巴格特(Jim Baggott) 著
其他書名
上帝的粒子 / 希格斯粒子的發明與發現
文獻類型Book 書籍
語言中文 Chinese
分類號339.4
出版貓頭鷹, 台灣, 2013
版本初版
主題物理學
題目粒子希格斯發明發現
叢書貓頭鷹書房#
ISBN9789862621516

註釋

若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科學是相對論,無庸置疑,二十一世紀就是希格斯粒子!
  ◎ 首本最完整的希格斯粒子傳記  ◎ Amazon讀者四星半推薦
  耗資數十億美元、集結上千科學家、尋找長達五十年──希格斯粒子究竟是什麼?
  為了尋找神祕的希格斯粒子,歐洲核子研究組織(CERN)集結了超過六千名科學家,耗資數十億美元,建造了大型強子對撞機,所處的圓形隧道有二十七公里長,堪稱有史以來最昂貴的科學實驗!科學家不計一切代價,到底尋找希格斯粒子有多重要?
  希格斯粒子如何成為質量問題的解謎關鍵?
  希格斯機制在一九六四年被發表,解釋了標準模型理論的質量問題。當理論中的粒子一一被發現,難以捉摸的希格斯粒子便成了標準模型的最後一塊拼圖。這段長達五十年的驗證過程,希格斯粒子終於在二○一二年七月被CERN研究團隊發現,科學界歡欣鼓舞,也顯示粒子物理學即將進入新紀元。
  本書作者將時間拉回一百年前,從物質、能量、質量的概念開始說起,清楚描述粒子物理學的理論進程,隨著一個個理論的發明,也讓我們看見希格斯粒子的誕生。作者更帶領我們聆聽物理學家的討論,彷彿親自參與希格斯粒子的發現過程,經歷標準模型被驗證的歷史。
  看看物理學家如何輪番上陣,時而獨撐大局,時而連袂出擊,一步步過關斬將,驗證了希格斯場。而看似撲朔迷離的希格斯粒子,又如何被粒子物理學家米勒輕鬆解釋,還說服英國政府掏錢贊助CERN呢?不僅如此,希格斯粒子的研究計畫為何在美國國會胎死腹中,卻在歐洲得到萬眾矚目,其過程也饒富趣味。
  本書前言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暨粒子物理學泰斗溫伯格專文推薦,可謂首本最完整的希格斯粒子傳記,書中清楚解釋眾多理論與實驗內容,細膩描繪不同理論的消長,直指希格斯粒子為標準模型的關鍵拼圖。尋找希格斯粒子的過程精彩可期,也為希格斯粒子發現後的物理發展留下伏筆。
作者簡介
巴格特 Jim Baggott
  曾任英國里丁大學化學講師,隨後離開校園追求商務職涯,他先效力於殼牌國際石油公司,之後轉任獨立商業顧問兼培訓師,但仍維持對科學、哲學和歷史的廣泛興趣,並且持續在閒暇時對這些主題提筆寫作。
  目前的科普著作以原子、量子為主,對物理發展具有獨到眼光,在希格斯粒子被發現的前兩年,即預測粒子物理學研究會有突破性進展,便早早開始撰寫本書,使得本書能在希格斯粒子被發現後隨即出版,成為首本最完整的希格斯粒子傳記。
  曾獲格勒克斯科學作家大獎,著作包括:《原子:第一次物理戰爭,以及一九三九至四九年的原子彈祕史》、《不可估量:現代物理、哲學及量子理論的意義》、《現實初學者手冊》、《量子故事:歷史的四十個瞬間》、《完美對稱:富勒烯的意外發現》,以及《量子理論的意義:寫給化學系及物理系學生的指南》。
譯者簡介
柯明憲
  一九八一年生於雲林,清大資工所畢業,正職為軟體工程師。崇拜艾西莫夫和葉李華,譯有《神擇基因》。
No.
複本條碼
部門
位置
索書號
狀態
到期日
1
60006484
Library
中學中文類圖書(CHI)
339.4 BAG
可出借
--
共1條紀錄 , 當前 1 / 1 頁:個上一頁下一頁
相關資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