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入選單
返回資源
教室外的公民課. 從思辨、對話到公民行動的啟蒙 /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著
其他書名
教室外的公民課 / 從思辨、對話到公民行動的啟蒙
文獻類型Book 書籍
語言中文 Chinese
分類號528.3
出版木馬文化, 台灣, 2017
版本初版
主題教育
題目教室公民課思辨
叢書木馬人文#
ISBN9789863594321

註釋

「自願服從」不是民主社會需要的公民素養;
民主社會的公民,需要的是質疑與批判體制的能力,
能夠不斷地問「為什麼?」
才能改變現況!

  當面對勞工權利,少數應服從多數;但為什麼「少數」者的權利就可以被犧牲?
  當面對性別議題,我們可以一邊「包容」多元成家;但另一邊卻將員警免職,只因為蓄長髮不符合社會對男性的期待?
  當面對民主與法治,我們祭出各種懲處要求學生遵守校規;但為何師長卻不需任何條例依據,便可以收回學生既有的權利?

  這是一場公民與教育的革命。
  由教室內的公民課出發,展開八堂:
  老師與學生、自我與社會,「順民」與「公民」的思辨與對話。

  台東女中,公民與社會科老師周威同曾說:「一群不願意思考、寧願接受不合理的現狀,或者認為『去批判、反省體制根本一點都沒有用』的公民,只能算是順民;國家最喜歡這類順民,因為順民是便於統治的。」

  我們期待這個國家未來的公民會是什麼樣貌?
  透過教育,我們又能讓國家未來的公民長成什麼樣貌?

  二○一五年由多所高中生聯合發起的「反課綱運動」,讓台灣社會驚覺這世代的青年和過去不同了;這群年輕人不再只是躲進書堆裡唸書,揹負升學壓力的「順民」,而是積極參與社會、追求更好社會的熱血「公民」!而讓這群高中生有能力接觸並關注公民議題、反思、行動的幕後推手,莫過於扎根於校園的老師們。

  當課堂上的「公民與社會」能夠跳脫文字的框架,有機會真正貼近台灣的社會與土地,成為台灣青年走入社會的入門書,也才能成為社會知識與公民價值養成的重要關鍵。而當這群青年不再對社會冷漠,改變社會就能從這裡開始!

  @本書將一群深入校園、關心社會,期待落實公民精神的高中老師,
  以公民參與、言論與媒體、教育、性別、階級、校園民主等多元議題為核心,
  在面對校園、社會時事觀察到、需要被提出、討論的現象,所提出的質疑與思考!
  他們未必站在社會運動的第一線,但絕對是許多學生的知識啟蒙者、生命陪伴者。

  在這本書裡,我們可以看到各種議題、不同角度的審視、批判與反省:
  ‧從德國幼教老師罷工走上街頭爭取薪資調漲,探討少數勞工的權益
  ‧從高中名校的海外遊學團,看見校園裡不斷被強化的貧富階級
  ‧從校園制服的存廢,反省人權的自由與權利
  ‧從課綱調整,關心教育應該具有的衡量與價值
  ‧從八重山的台灣人,了解深埋在歷史課本背後,台灣人不知道的根源與歷史

  每一個人都不該是在成為大人之後,才開始學習當公民;唯有當成為大人之前,開始關注生活周遭、學習獨立思考、關心公民議題,這個世界才能被改變。

  而改變,就從現在開始。

本書特色

  以『對話』為基礎,以『公民』為核心,深入探討各項公民與社會議題,以開放且平等的對話取代服從式的填鴨教育,將教育現場的深刻體會透過對話和更多人分享。

  以『獨立思辨』為出發點,將公民與歷史課堂化作一場場青年覺醒的腦內革命,帶領高中青年關注社會、走入社會、改變社會。

捍衛公民力量推薦 (依順序筆劃排列)

  小  野 作家
  王小棣  導演
  朱家安 作家
  呂欣潔  性別與政治工作者、婚姻平權大平台總召
  林立青  作家
  邱顯智 律師
  陳信聰  公視「有話好說」節目主持人
  張添唐 台南第一高級中學校長
  張茂桂 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

專文推薦

  張茂桂 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
  林立青  作家
 
No.
複本條碼
部門
位置
索書號
狀態
到期日
1
60006616
Library
中學中文類圖書(CHI)
528.3 8557
已借出
2025-05-27
共1條紀錄 , 當前 1 / 1 頁:個上一頁下一頁
相關資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