註釋
用眼睛偷東西!?色彩大師亞伯斯的故事。色彩大師約瑟夫.亞伯斯,從小出生在手工藝家庭,知道鞋子怎麼做出來,鐵匠怎麼打鐵,父親是油漆工,但是同時也是修補匠,家裡有什麼東西壞了他都能修,所以亞伯斯從小就學會「用眼睛偷東西」。
他一路讀書拿到小學美勞老師的資格,教了幾年書,32歲卻跑到包浩斯學院去念藝術創作,因為負擔不起顏料和畫布,跑到垃圾場,去翻撿廢棄的瓶罐和玻璃,用鉛和鐵絲將這些碎片組合成活潑鮮豔的作品,讓廢棄的垃圾變成會唱歌的窗玻璃,也因此從包浩斯學院的學生變成教師。
亞伯斯說:「我沒教過藝術,我教的是哲學;我沒教過繪畫,我教的是觀看。」他要學生打開視野,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事物,追求最簡潔、最清澈的形式,讓生活更真實,更精粹,影響了全世界的現代藝術的教育觀念。
童年時他和母親走進一家銀行,地板是用黑白兩色大理石瓷磚拼成的棋盤圖樣,他覺得很震撼,印象很深刻,好像自己會沉到像是黑洞的黑方塊,得要努力爬出來,攀升到像是雲朵的白方格中,這個印象實在太深刻,後來他在教學時,還常一邊說一邊做著攀爬的動作呢!
繪者巧妙在幾個頁面裡,安排了影響亞伯斯重要的作品。例如父親油漆的長方形大門,呼應影響他最重要的《向正方形致敬》系列作品;由玻璃碎拼拼湊的作品,呼應他在垃圾場撿創作素材。也把黑白棋盤圖融合在書中的教學場景,這個亞伯斯孩童時的重要視覺經驗,傳達給學生。還讓亞伯斯攀爬由彩色長方形堆成的山丘,像是呈現他要花一輩子研究的功課;最後幾張圖,更是亞伯斯一張張重要的正方形實驗。
透過這一本圖畫書,讓我們了解包浩斯的巨匠亞伯斯一生,和影響全世界的色彩發現,他的色彩理論和教學模式至今仍影響台灣設計和藝術的學生,書末除了亞伯斯生的平簡介,同時附上色彩學基本概念及玩色彩的教案活動,讓家長和師長可以直接引用。
高雄市立美術館在2010年由館方策展,盛大推出「極簡.大用:包浩斯巨匠亞伯斯」特展,從館長謝佩霓和館員都來擔任導覽人員,為參觀民眾解說這位有重要發現的色彩大師。所以這次我們也邀請謝館長專文導讀。本書是亞伯斯的傳記圖畫書,啟發小朋友創意的心眼、開展藝術的視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