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入選單
返回資源
為什麼我們要懂公眾語言. 公民教育的核心,從思辨、論述到說服的藝術 / 馬克.湯普森(Mark Thompson) 著
文獻類型Book 書籍
語言中文 Chinese
分類號570
出版臉譜, 台灣, 2021
版本初版
主題政治
叢書臉譜書房
ISBN9789862359129

註釋

他們說的是「修辭」還是「事實」?
在謊言幹話充斥的當下,我們更要洞悉公眾語言
紐約時報執行長、前BBC總裁馬克.湯普森剖析
為何走過一九八四的年代、數位革命之後,民主更顯脆弱,社會更冷漠?
《正義:一場思辨之旅》作者邁可.桑德爾特別推薦


「從柏拉圖、伯里斯克利,談到川普的崛起與推特的效應,視野遼闊。這本書文采斐然、據理力爭,在欺騙、野蠻、謊言,橫行今日政界之際,這是眾所期盼的解藥。」
――邁可.桑德爾(Michael Sandel)

▌理性的公共論述,才能帶來優質的民主與建全的社會
在網路、自媒體時代,沒有比批判受眾崛起更重要的力量了

今天,我們接收了更多的資訊,擁有更多辯論重大課題的機會。但是,政客、媒體與大眾之間的關係,卻充斥著猜忌、疑惑與冷漠。究竟出了什麼事情?

社會越開放,公眾論述(修辭)越重要,無論是政策內容與價值的討論、追求正義公平的法庭辯論,或者在公眾領域裡說服他人,都需要客觀理性的檢視。但我們卻越來越不鼓勵價值觀不同的族群相互對話,陶冶共通的語言,反倒希望箝制異議。

政治人物為了擴張政黨勢力、圖牟私利;媒體為了突破營收窘境,一意媚俗。公眾語言,尤其是政治語言,難免意識形態、民粹主義的操弄,在數位科技的推波助瀾下,變得虛矯、混淆、模糊,充斥著謊言與扭曲,犧牲論述所需的從容解釋、引領思辨的複雜性,歧見幾無容身之地。新聞一發生,幾秒鐘內,立刻情緒炸裂,酸言循環,壓縮理性對話的空間。公眾語言難敵機關算盡的「演算法」,擁有強大運算能力者,將握有最大的權力。

「我們的百姓於公於私,對政治都極感興趣。在一般勞工身上,你也會發現他們對於公共政策,不乏真知灼見……不像其他人,我們雅典公民會為我們自己共同決策,至少會設法獲致清晰的理解。我們並不相信辯論會阻擋行動── 反倒是未經充分辯論的施政,窒礙難行。」
――修昔底德(Thucydides),歷史學家
No.
複本條碼
部門
位置
索書號
狀態
到期日
1
60016896
Library
中學中文類圖書(CHI)
570 THO
可出借
--
共1條紀錄 , 當前 1 / 1 頁:個上一頁下一頁
相關資源